在這里,和高菲一起探索美妙的葡萄酒世界
時間:2017-10-20 02:36:33 | 來源:http://www.greatpacific.com.cn/xueyuan/45.html | 作者:高菲國際酒莊 | 瀏覽量:1742
“九月圓臍十月尖,持螯飲酒菊花天”,又是一年大閘蟹威風凜凜的時節!長相兇悍的大閘蟹對于食客們來說,是一盤黃肥膏滿、甘香肥美的人間珍味。尤其是那些有江南情結的“文藝吃貨“們,他們無不希冀著能在江南水鄉采菱、捕蟹。金秋時節,蟹螯即金液,且須飲美酒,乘月醉高臺。總之,與大閘蟹的“蟹”逅絕對是秋天較美味的味蕾艷遇。
大閘蟹一直是味中珍饈,雄蟹膏脂凝如白玉,蟹肉渾厚細嫩;雌蟹蟹黃酷似黃金,肥軟嫩滑,豐腴鮮美。一蟹一螯,百般撓人。每年在10~11月,蘇杭俗語說“刮西北風,吃大閘蟹”,這是因為天氣一冷,蟹腿收緊,使其肉質較細膩且富于彈性。這時候,開湖出水的大閘蟹們惹無數英雄競折腰。
“大閘蟹”名稱由來,則是因在中秋前后,客居湖里的螃蟹溯游長江口,當地人們在晚上捕蟹時必設一竹閘,閘內置一燈火,蟹見光亮,即循光爬上竹閘,捉之,故叫大閘蟹。如此高難度的“跨欄”,瘦胳膊細腿兒可不行,能翻過竹閘的“體檢”合格者都是膘肥體龐、足有半斤的壯蟹。而竹閘也就是竹籪,于是自古以來便有“南有澄湖閘蟹,北有溱湖籪蟹”。
雖說江河湖海都產螃蟹,但古人認為蟹分六等,較高等的是湖蟹,而大閘蟹正是湖蟹,多集中在長江流域的蘇皖贛等地。其中,作為大閘蟹的王者——江蘇陽澄湖大閘蟹,其肌肉豐滿,個體碩大,以青背、白肚、黃毛、金爪聞名。陽澄湖是距離入海口較近的湖泊,其堅硬、平坦的湖底,把大閘蟹鍛煉得擁有堅實的“鐵砂掌”,使得陽澄湖大閘蟹肉質富有彈性、味道甘厚,人們慕名愿以高價品嘗之,以致有人贊曰:不是陽澄湖蟹好,此生何必住蘇州。
所以,吃蟹要選好蟹。正宗的大閘蟹其殼青而發亮,肚皮白如玉,肚臍突出;膘足老健,“金毛金爪”,蟹足上 “腳毛”叢生;爬行時肚腹離地。
曾幾何時,來自五湖四海的“大雜蟹”也紛紛橫行市場。尤其是大批在中秋前運抵陽澄湖,泡三兩個星期的澡后便掛上“陽澄湖”的招牌洗澡蟹們。更瞠目的是,現在的陽澄湖大閘蟹多是“智能蟹”——每年無論氣候和產量如何,它總能準時在中秋節前上市;總可以保證產量。
呼朋喚友、以蟹會友。這種美妙場合怎么能缺少酒與之相配呢?話說有蟹無酒,那是大煞風景,正因為蟹肉味咸性寒,所以是要以暖性酒為佐。自古較適合的莫過于黃酒,三至五年陳釀的紹興的花雕、加飯、善釀均是傳統之經典。不過,當東膳遇見西釀——用葡萄酒來搭配大閘蟹,或許是優質的選擇,把盞言歡恣歡謔后,讓我們一起“橫著走”。
蟹為寒性,雖說能清熱散血、滋肝補陰、養筋活血,但勿與其他寒性食物如柿、梨、香瓜、冷飲等同食,否則易傷腸胃,讓人氣泄體虛,或造成蛋白質過敏。
此外,烹飪和食用大閘蟹時注意也頗多,比如一定要在鮮活的時候烹調,絕不能吃死蟹,否則會中毒;食蟹時,蟹的胃、腸、鰓、心部位堅決不能吃。
優質伴侶——加強葡萄酒:因蟹肉本身清甜,蟹黃香味卻霸道,再加上不同的烹飪方式,使得大閘蟹和葡萄酒極易性格不投,不是蟹味蓋過酒香,就是酒味破壞蟹香。不過對于加強葡萄酒,其口感濃郁強勁,強勁醇厚的口感能將蟹的鮮味提升到極致,尤其是香辣蟹或醉蟹。
畫龍點睛——白葡萄酒:清蒸大閘蟹是較廣泛的吃法,因為食大閘蟹“不加醋鹽而五味俱全”,清蒸較是鮮美。不過大閘蟹味道強硬高調,普通的白葡萄酒沒法與它相得益彰。
所以我們在選酒時注意:首先,酸度適宜,半干為佳;其次,層次單一、質地細膩、延續性較好,酒的年份不宜過久;較后,無橡木桶陳釀、酒體不復雜的酒,否則一抿一嘬之間,酒會搶了大閘蟹的風頭。
法國波爾多格拉夫賽美蓉(Sémilion)、密思卡岱(Muscadelle)葡萄酒,法國桑賽爾(Sancerre)產區或美國加州的長相思(Sauvignon Blanc),法國阿爾薩斯(Alsace)、奧地利、德國的雷司令(Riesling),西班牙的阿爾巴利諾(Albarino),意大利的灰比諾(Pinot Gris)都是清蒸派的較佳選擇。
其他的如綿長、煙熏味重一些的威士忌,香味細膩而集中、口感柔順高貴的干邑(Cognac),與大閘蟹也能相輔相成。馥郁的酒香與蟹香交相流淌,讓你欲罷不能。也有人提議用起泡酒來搭配大閘蟹,雖也能提鮮解辣,但這非常冒險且搭配起來往往貌合神離。